《“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区块链成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底层支撑技术之一,被《规划》纳入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的行列,并强调其在推动数字产业化、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轮值主席朱某表示,区块链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已经到了可以大规模商用的窗口期。

推进区块链在金融机构领域深化应用

其中,《规划》鼓励区块链在金融机构领域深化应用,提出要合理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深化应用,发展智能支付、智慧网点、智能投顾、数字化融资等新模式。

以银行机构为例,当前在整个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银行机构不但是其中重要的投融资平台,其自身在数字化方面的探索和发展也走在国内各产业的前列。国内目前主要的商业银行通过与互联网公司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数字化并纵深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应用。

在保险行业,保险的产生以信用为基底,传统社会信任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保险“安全性”与“唯一性”的内在要求,区块链正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方式,并开拓智能理赔业务。2021年中国某保险公司推出“区块链智能理赔”,利用技术将保险产品信息从投保到理赔的全过程进行整合写入区块链,实现了全流程追溯和各机构的信任共享。

除此以外,区块链技术应用在证�发行和交易时,能够通过点对点的模式对证�发行机构和客户进行匹配自动达成智能合约,促成交易,节省费时费力的中间环节。

区块链助力政府和行业治理模式转变

2021年9月,四川省打造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区块链试点平台、浙江建立了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区块链的电子存证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领域,有效保证了数据存储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有助于侵权纠纷的顺利解决。

2021年11月,深圳福田建立了全国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疫苗安全一网监管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疫苗从生产到完成接种全过程数据上链、赋码,实现一码可追踪疫苗形迹,确保疫苗从“产”到”用”各环节数据不可篡改、有迹可循,有效控制疫苗安全隐患的发生。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和行业的治理模式,改变现有社会经济权力的分配格局,其可溯源、防篡改、可自动执行的特征也为数字政务发展及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创新治理模式的可能,在目前的应用实践中已经展现出革命性的创新潜力。

“区块链+卫生健康”规模化场景应用逐步推进

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作为区块链应用的新领域,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1月13日,海南省人民医院宣布启动“区块链+卫生健康”国家创新应用试点建设,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宣布推进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区域医疗健康数字化协同共享平台”,该平台已入选中央网信办等17部委公布的“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中“区块链+卫生健康”特色领域试点,是海南省在该领域唯一入选的试点。

“基于区块链的区域医疗健康数字化协同共享平台”集成应用可监管区块链、可信执行环境、基于行为的数字身份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数字医师身份认证平台、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药品溯源平台建设,实现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医疗健康数据的共享,提供健康医疗大数据可信存储、合规分享和数据全流程可溯源。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延伸到数字金融、数字政务、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作为一种多方维护、全量备份、信息安全的分布式记账技术,未来,区块链将与其他技术深度融合,适用更多业务场景,提升区块链技术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本文内容来源于证券日报、海南日报等,由融都科技独家整理

 


免责声明:数字资产交易涉及重大风险,本资料不应作为投资决策依据,亦不应被解释为从事投资交易的建议。请确保充分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谨慎投资。OKEx资讯站仅提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一切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